老师好!
我家孩子出现很强的攀比心理,不攀好的方面,专攀坏的方面,该怎么办?
你好!
知道吗,孩子出现攀比心理,往往是自我满足感和自我归属感太厉害才导致的。他攀比是什么?攀的是一种满足、一种好奇、一种愿望。那么为什么孩子只攀比坏的?一方面那是因为你们的批评指责太多,所以说,才导致了孩子的一种反方向性的思维,也就是说在你们说我不好,谁谁谁比我更不好,那么这种攀比的行为就导致了他的方向感出现问题。
你家孩子出现攀比心理,大都是因为你给他的指责、批评过多才导致,那么为了掩盖自己不好的一面,所以说就会采取攀比的心理,且只攀比坏的,因为只有攀比坏的,才能彰显出他的优势来。只有通过攀比,他才能达到这种心理的平衡。
另外我要告诉你的是,攀比心是天生的。任何一个人都有攀比心,你是,我也是,小孩子也不例外。攀比心理是一种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识,适当的攀比能够促进孩子的进步,但是攀比过了头,处处想着这个比别人强、那个比别人高,就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的家长特别溺爱孩子,为孩子的攀比滋生了依赖。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茁壮成长,超凡脱俗,把自己的子女当作掌上明珠,儿女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以自己子女与别人相比来显示自己有身份有地位。过分的溺爱与迁就、娇生惯养,会让幼儿滋生攀比心理,产生依赖。
因为孩子年龄小,判断、分析、自我调节能力等都不是很到位,如果家长满足了他们被关注的需要,他们就比较自信。反之,孩子就会通过其他的行为继续赢得父母的关注,比如漂亮衣服、与众不同的做法等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来突出自己。
其实,有时候孩子的攀比,是受父母的影响。妈妈之间经常谈论一些物质的东西,谁家买了房子、高级私家车,谁做了什么发型、买了什么牌子的衣服等,耳濡目染宝宝也就学会了攀比这些表面的东西。妈妈们想尽办法给孩子穿得漂亮,这种本不愿落后于别人的心理,被孩子捕捉到后,成为孩子与人攀比的强大的心理后盾,平时孩子想要什么都尽量满足的消费心理又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撑。
由此看来,孩子攀比绝不是个人的错,而是一种教育上的不小心酿造的苦果。父母唯有从养育孩子之初就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弱化环境的影响,尽量防止孩子消极攀比,攀比心理才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缕阳光,激励着孩子不断进步。
当孩子今后再出现攀比心理的时候,作为父母要学着走进孩子的心里。不要一味的以批评、指责或是打压的方式,而是要读懂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攀比”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为自我成长树立标杆。
那么怎么解决呢?希望你以后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批评与指责,你更不要把你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相比。如果比过来比过去,你的孩子自然攀比的心理会越来越加剧,请按照我说的去做吧,好吗!
190多堂家庭教育课程扫描二维码学习
教育孩子遇到困惑请加父母会员。会员微信号:17362227291